技術:內外兼修
交互性用戶體驗將成為汽車電子發展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。
挖掘車聯網的價值,就要體會其背后的意義仍在于提升用戶體驗,而這對技術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。比亞迪汽車電子總監趙龍指出,交互性用戶體驗將成為汽車電子發展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,因而交互性產品將囊括人性化、智能化的設計理念,主要體現在人-機交互、車-機交互、人-車交互。由此,未來更高速率的總線技術必將在車上使用。雖然目前CAN在車內應用中很流行,但高速汽車以太網已在高端車型中應用,有可能在未來車聯網浪潮中發揮巨大作用。隨著各節點的信息交互速度提升,可擴展性提高,才能提供更便利、更智能、更人性化的服務。
此外,安全、導航、輔助駕駛系統以及娛樂、遠程診斷等都需要傳輸信息,因而無線聯接技術至關重要,但現在仍面臨一些困境。
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無線網絡車聯網技術總監蔣小奎介紹說,一是目前車聯網的應用類似OTT模式,很多廠商對網絡、無線通信的理解不深,只是簡單地將通信網絡當做傳輸管道來看待,但實際上不是這樣。二是在開發應用時對網絡資源有一定要求。比如很多E-CALL的信息,可以通過語音和數據通道傳上去,但傳到網絡上時用戶可能不了解這是什么業務,信息得不到及時處理,甚至會被屏蔽掉。還有一些信息涉及車輛運行狀況,可能保險公司和4S店都需要,同一個信息有可能會上傳兩次,這兩次上傳分別由誰來掏錢也是難題所在。三是信號衰減問題?!败噧刃盘柺瞻l的問題,傳統終端是解決不了的,這就要采用相應的技術來提升能力,如可將基站技術引入到車上。從趨勢來看,LTE將是大勢所趨。另外還有一個信息融合的問題,比如車況的相關信息,保險公司和4S店都需要,信息在進行分類之后還要傳到路由器上去,可采用無線車載統一通信網關來解決?!笔Y小奎進一步提到。
除技術之外,車聯網還需要借助車載信息服務來體現其價值,但目前我國車載信息服務產業面臨產品過剩、渠道繁多、區域保護的市場環境等諸多問題。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秘書長龐春霖表示,車載信息服務需面對同質競爭、車機不聯、交互障礙、低級智能、缺乏細分、簡單滿足、信息安全、行政影響這8大問題,但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普及、政府先導市場和環境的培養、政策法規和標準的支持,相信車載信息服務的發展將得到促進。
方向:車機與手機結合
“車載終端+智能手機”可構建產業鏈各環節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。
車聯網是一個新興產業,需要跳出傳統的思路窠臼。傳統車載信息服務的特征是車機內固化應用、數據通道依賴內嵌通信模塊,導致基于前端的開發叫好卻不叫座,而通過車機與手機結合,或能為車載信息服務帶來新生機。中國電信交通行業信息化應用(上海)基地技術總監黃曉彬指出,“車載終端+智能手機”將成為使用量最大的車載信息服務提供模式,可構建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?!皯瞄_發者可以利用手機應用的成熟產業鏈,開發車載應用市場;整車廠可以豐富車載應用,不增加成本壓力;手機廠商可以豐富手機應用,帶動手機銷售;車載終端廠商可以簡化工藝,降低成本,優化保障;電信運營商可以挖掘移動互聯網價值;用戶可以低資費享受更豐富的車載應用?!秉S曉彬表示,“這對產業鏈各方均是利好?!?/p>
東軟集團IA事業部副總經理張蘭剛也指出,車載系統和消費電子的成長有不對稱性,而且也很難把移動終端上的應用直接拿到車上去用,但是消費者有需求,重新開發這些應用又不大可能,所以選擇車機與手機互聯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。
實現手機和車機互聯的方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考慮多重差異化。TCS業務發展總監王桂堅指出,整個方案要完全覆蓋不同的手機和車機,需要非常靈活、高度可定制化。一方面,方案本身要覆蓋到不同的車機類型,因為車機的平臺很多,車機類型有多種,方案本身必須是可移植的,完全覆蓋不同車機平臺。另一方面,要處理好手機端的覆蓋,手機端必須支持IOS和安卓,另外還要支持其他的操作系統。
此外,互聯方案還要考慮標準以及相應的平臺功能等。張蘭剛提到,現在業內的標準不統一,需要盡快解決。通過選擇一些主流的互聯標準,包括Mirrorlink、Miracast、MHL等,充分利用手機的特性,把車機和手機的通道建立起來,有了通道以后就可以實現車機和手機互聯。同時,為了讓手機更適合在車載環境中使用,也應在手機端搭建相應的平臺,將車內的信息提供給手機,包括維護保養、安全等。這需要定制一些專門的手機應用,讓車和手機無縫聯接,更適合在車中應用。
利益:期待平衡
車聯網的產業鏈很長,發展也并不均衡,誰都想掌控更多的話語權。
雖然目前車聯網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,但競爭已很激烈,IT巨頭、軟件廠商、手機廠商甚至家電廠商等各路諸侯都想分杯羹。另外在技術、標準以及社會資源的整合層面上,車聯網的發展仍遭遇諸多瓶頸。由于車聯網的產業鏈很長,發展也并不均衡,包括汽車廠商、運營商、IT廠商、軟件廠商、內容提供商等,誰都想掌控更多的話語權并獲得更多的利益,在中長期發展過程中將面臨不斷的市場整合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,將是保證車聯網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廣的重要環節。同時,打破行業界線,盡快實現統一標準也成為車聯網快速發展的關鍵之一。
蔣小奎提到,從產業鏈來看,車廠、終端廠商等都各自為政,沒有關聯起來。而只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和相應的規則,才能形成統一的模式。沒有標準的推動,最終用戶是不會去買單的。他還進一步指出,每一個車主對車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,因此產品形態、安裝位置、技術規格可能都不太相同,所以要知道真正的細分市場在哪里。而且將來要做車聯網相關信息的時候,必須考慮網絡的支持和對應終端廠商的產業鏈支持,不然在產業規劃時就會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鵬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無錫車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劉振宇也強調,因為沒有長期贏利模式,其中的利益鏈又比較復雜,所以不管是應用本身還是增值業務的開發,以及運營模式和標準制定等,都需要考慮各個部門的利益。把它理順了以后,中國的車聯網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。
——來源:《中國電子報》